EIM@CUHK-JC

慢性病患者運動小貼士

運動前的一般注意事項

服飾

  • 衣物、運動鞋應舒適稱身、不妨礙活動
  • 吸汗和透氣

小貼士:輕便運動衫褲、盈及鞋面較柔軟的跑鞋、有減震功能的足墊及穿著透氣的襪子。

飲食

  • 避免空肚
  • 不宜太飽
  • 預備充足的水及簡單小食

小貼士: 運動前進食一些小食,令你運動時精力充沛!

熱身運動

  • 大約五至十分鐘
  • 節奏應從慢至快

小貼士:輕鬆慢跑或兩手在旁擺動或動態伸展動作,例如雙手打圈、拉筋。

注意安全

  • 量力而為,循序漸進
  • 留意身體狀況,若有不適應先休息,並於需要時求醫
  • 留意環境及天氣狀況、有否足夠的空間

小貼士:做運動前,可先量血壓、血糖。同時,學習正確的運動方法,減少運動創傷的機會。

運動時的一般注意事項

  • 運動時,要保持自然呼吸,不應閉氣。
  • 運動後,亦應作五至十分鐘緩和及伸展運動,使身體逐漸回復靜止的狀態。
  • 參與較長時間的運動時,要不時補充流失的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 應由低運動量開始,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

運動小貼士 –糖尿篇

運動小貼士 –高血壓篇

  • 切勿空腹做運動,正注射胰島素或正服用降血糖藥物之患者做運動前的血糖值不應低於 5.6mmol/L,一般建議在飯後 1小時做運動 ,以免低血糖症#,並要隨身攜帶一些易吸收的糖類食物。
  • 運動中途可安排小休和多喝補充飲料,應讓身體有足夠的休息及補充流失的水份,運動後亦可吃簡單小食,以補充消耗的血糖。
  • 選擇參與運動計劃前,應諮詢醫生意見,以便在藥物或飲食方面作適量的調整。
  • 因長期高血糖水平會損害神經,令糖尿病患者患神經病變的風險增加,要留意有否出現感覺神經病變的症狀,例如麻痺、刺痛的感覺等,若有應及早求醫。
  • 糖尿病周邊神經變患者,運動時應多注意身體平衡,保持舒適的速度 ,以減低運動時跌倒的風險。

註#:

低血糖常見的症狀如下 :
  • 全身無力
  • 飢餓感
  • 冒冷汗
  • 視線變得模糊
  • 心跳加速
  • 思緒有可能不清或混亂
  • 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高血壓患者做運動前的收縮壓不應高於180mmHg 及舒張壓不應高於110mmHg
  • 部分降血壓藥物可能會影響同時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身體的恆溫功能和血糖調節機制,增加運動時出現中暑和血糖過低的風險,不宜在肚餓或缺水時做運動,要定時補充足夠的水份。
  • 部分降血壓藥物可能會影響血管收縮功能,增加運動後出現血壓過低的機會,需加長運動後緩和階段的時間。
  • 高血壓患者亦可能患有隱性心臟病,故運動時需特別留意心臟病發前的病徵,如頭暈、心悸、心翳和胸部不適等,及早發現徵狀,可減低跌倒及意外的風險。
  • 如有頭暈等不適,患者應停止運動,休息片刻並接受進一步檢查。
 

資料來源:

1)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2020, 2020/01/06). Preparing for Exercis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p.gov.hk/en/static/90004.html

2) Centre of Health Protection. (2012). Exercise Prescription Doctor’s Handbook.. Center for Health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Hongkong.

3) Cheng, H. Y., Chair, S. Y., Wang, Q., Cao, X., Cheng, L., & Lee, I. F. (2019). Measuring exercise self‐efficacy in Hong Kong Chinese adults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Validation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ardiac Exercise Self‐efficacy Instrument.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42(2), 148‐154.

4) Cheng, L., Sit, J. W., Leung, D. Y., & Li, X. (201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management barriers and self‐efficac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appraisal. Worldviews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13(5), 356‐362.